
墓葬-1

墓葬-2

保护标志碑

发掘汉画像石墓门

墓群局部

发掘现场-1

发掘现场-2
大保当汉代城址及墓葬位于神木县大保当镇以西1公里处的任家伙场村老米圪台附近,于1987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,1996年夏至1998年夏,历时两年,为了配合陕西至北京天然气输气管线工程的建设,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榆林市文研所联合组成考古队,对陕、京管线穿越的汉代城址及墓葬进行了大规模勘探发掘,初步确认了城址的形制布局,城址的构造技术、城址时代等问题。
根据大保当城址的规模来看,它应该属于汉代中晚期时设在北地的边城,与内蒙古、宁夏等地发现城址一样,规划不大,但是有内外城之分。它的防御功能强大,是汉代设在边关驻守,实施军事目的的堡垒。
从大保当汉代城址钻探及试掘的结果来看,汉代时这里的环境并非如《史记》中记载:“天水、陇西、北地、上郡与关中同俗……,畜牧为天下饶,”在清理的汉代文化堆积中包含有大量的沙子,它均匀的分布在当时地表上。
大保当城址及周围墓葬群的发现、发掘,为研究汉代陕北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的社会历史、政治、经济、民族关系等提供了重要依据。墓葬中出土的近60块精美画像石不仅丰富了陕北画像石的内涵,为汉代美术、建筑、神话、舞蹈、服饰、车舆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,对画像石本身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。另外,第一次将陕北地区的汉画像石墓和与之相关的城址联系在了一起。为我国汉代边塞地区郡县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资料。
1999年4月神木县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2003年9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。
(县文管办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