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:对联又称对偶、门对、春贴、春联、对子、桃符、楹联(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)等,是一种对偶文学,起源于桃符。是写在纸、布上或刻在竹子、木头、柱子上的对偶语句
对联又称对偶、门对、春贴、春联、对子、桃符、楹联(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)等,是一种对偶文学,起源于桃符。是写在纸、布上或刻在竹子、木头、柱子上的对偶语句。言简意深,对仗工整,平仄协调,字数相同,结构相同,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。
春联源远流长,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。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: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,谓文“题桃符”(见《蜀梼杌》),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,也是第一副春联。
对联作为一种习俗,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以上图片展示的对联精品虽然不一定是“春联”的特定题材,但是因为其书法与内容含义的完美结合,在此展示给网友欣赏,期望喜爱书法艺术的朋友们能够有所受益。
刘大櫆行书八言联

(清)释 文:托兴永言,情文尽致;和怀虚报,将相齐能。海峰大櫆。
刘大櫆行书八言联

(清)释 文:尊酒登临遍山寺,歌辞散落满江楼。礼南尊兄大人鉴。馆愚第曾国藩。
桂馥隶书六言

(清)释 文:尊酒登临遍山寺,歌辞散落满江楼。 礼南尊兄大人鉴。馆愚弟曾国藩。
林则徐行书七言联

此联作于道光壬寅三月(22年3月),即一八四二年四月,值鸦片战争以后。
爱新觉罗·永瑆楷书对联

乾隆第十一子。与刘墉、翁方纲、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。
翁方刚行书对联

(清)与同时期的刘墉、梁同书、王文治齐名。
徐三庚六言宣对

(清)下联款暑“己卯新秋袖海弟徐三庚将之里书之”。“己卯”乃同治五年(187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