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卖曲饼的农村小贩

挑选布料的农村妇女

集市卖肉摊

割买过冬猪肉

看斤称

赶集的乡村小孩
赶集是陕北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,集日被潜移默化的定义为商品交流日,人际交往日,信息获取日,身体休息日,心情放松日。集市的地点大多在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,个别偏远地方还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。
近日,笔者在神木县马镇镇看到,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品,街道上人头攒动,熙熙攘攘,十分热闹。在马镇每逢一、五都是集日。赶集是有固定日子的,有三天一集的,也有五天一集的,都以农历计算,或逢一、六遇集,或逢二、五、八遇集,也不知哪年哪月定下的规矩,农村人却牢记心中。到了遇集的那一天,农村人披着朝阳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,肩挑背扛,手提肘挎,把一些自家产的土产品带到集市转手后,再添补些生活必需品,踏着夕阳的余晖兴高采烈地回家去。今年64岁阮早焕是马镇村人,她告诉笔者在赶集这一天她将平时晾制的金针,做好的曲饼卖掉,可以给孙子买些吃的。
在集市上不光有本地小贩,也有一些城里的生意人,几乎天天赶集,今天跑这个乡,明天跑那个镇,或骑三轮摩托车,或开小货车,带些农村没有的稀罕玩意儿,诸如小孩眼热的玩具、城里时兴的服饰等,扯着喉咙叫卖,好听的话儿一套一套的,引得无数农村人围观抢购,生意十分火爆。
编 辑:张 霞
责任编辑:王彩云
来源:神木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