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:先生名光荫、字雪樵,一八九四年生于神木。一九一六年肄业于北京法政大学。政治家李根源之秘书,先后任北洋政府农商部主事,府谷麻地沟县丞等职,皆因与志不和,乖于随俗浮沉。
先生名光荫、字雪樵,一八九四年生于神木。一九一六年肄业于北京法政大学。政治家李根源之秘书,先后任北洋政府农商部主事,府谷麻地沟县丞等职,皆因与志不和,乖于随俗浮沉。短期即愤而离任。一九二一年息影家乡,传播“五四”新思想、新文化,创立“天足会”。竭力倡导女子放足,虽上遭守旧势力强烈之反对而不馁,后应驻军旅长高志清聘,以代表资格驻署于西安、南京等处。一九三〇年复赋闲家居,与富绅巨室不能相容,且逼于生计,奔波于榆林、内蒙等地。以郁郁不得其志,一九三九年病逝于札萨克旗,终年四十有六。
先生幼而好学,、资赋颖达。求学之余,雅爱翰墨。于各家碑帖,无不临摹,皆能得其神髓。壮年遍游书法名城古刹,溯祖寻真,浸淫秦汉墨迹,历三十年之揣摩苦练,集各家之长,字长一体。一九二六年,陕西名流二百余汇集于西安,先生书法冠绝同好。一九三六年负北平笔会,先生书法鉴评誉为北方第六,由是名驰塞北。墨迹署有一苇居士、慕陶馆主、寒鸦、雪樵王光荫、雪山樵夫、右军之裔,默庵诸款、多散留于北京、南京、西安、内蒙、榆神一带,人皆视为至宝,什袭珍藏之。
先生学识渊博,娴于诗文。所著述多自焚于三十年代国共紧张时期,现仅见《饯别裴使君》诗四首。所书屏联。喜集陶潜、李白、张船山诗句,藉以抒发其情志,间有自撰如“宁与渔樵为小隐,不随莺燕逐波尘”。集中表达其出淤泥而不染之高尚情操。在污浊的旧社会里,可谓特立独行之士。然受时代局限,未能搏击洪流,与时俱进,终为长夜吞没,诚为憾事。
先生夫人高氏,德行贤淑,蕴结发之情谊,辅先生达于成名,不幸早岁身亡。
先生殁后四十五年,其季子绍文,幼出祠于舅氏。念生父一代德艺不致湮没无闻,故得整理其生平遗墨。并改先生葬于驼峰山麓,刻石于其墓,属予为序。谨就所知,略述梗概,且为之铭曰:
品高学粹,志行端方。时不我与,宁伏匆扬。书法独步,翰墨流芳。
驼峰苍苍,芹水泱泱。先生之行,众所景仰。先生之艺,是式是仿。
再晚扬和春敬撰
后学张 纲敬书
篆额集先生遗墨
一九八四年七月十三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