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:古稀复员军人 忆往昔峥嵘岁月
未见李双桃老人时,笔者就对他的事迹早有耳闻。待到见时,已是古稀之年的他精神头十足,说话铿锵有力。想来年轻时,必定是个刚正不阿的硬汉。
古稀复员军人 忆往昔峥嵘岁月
未见李双桃老人时,笔者就对他的事迹早有耳闻。待到见时,已是古稀之年的他精神头十足,说话铿锵有力。想来年轻时,必定是个刚正不阿的硬汉。
今年77岁的李双桃来自我县沙峁镇折家洼村。听了笔者的来意后,老人家欣然道起了自己曾经的军旅生活。1955年,李双桃年仅19岁,正值青春年少时,他远离家乡,跟随着下乡征兵工作人员来到了甘肃省平凉县。1956年,他成为9021部2支队的一名自愿兵,自参军当兵那日起,李双桃便满怀一颗保卫祖国的赤子之心。
在部队里度过了两年的军训生活后,1958年,正值一些地方草匪叛乱期,李双桃所在部队500多人纷纷参加了剿匪战争。“那次剿匪战争共持续了一年多,战争场所主要在青海南部、甘肃南部、四川北部,我和战友们共走过12个县,参加过10多个大型战役,40多个小型战役。”对于过去的战斗生活,李双桃记忆犹新。
据李双桃老人介绍,那时他们的主要作战工具为轻机枪、翻山炮、手榴弹和冲锋枪。一年多的时间,几乎每天都在枪林弹雨里生活,战争打得很激烈。李双桃说:“在战场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,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我们在老虎口打得那场战役。那天雨下得很大,敌人在山上聚集,我所在的小支队在山下作战,明显的处于劣势,我们小分队有120多人,最后只剩30余人生还,其余战友全部牺牲了。”据他描述,参战的那一年多,每天耳边响着的都是枪炮声,眼睛看到的都是尸首遍地,但那时心里并没有胆怯,也没有想家的念头,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和战友们团结一致共同作战。
剿匪一年多后,基本平定了叛乱,李双桃在兰州中院办理了复原手续后返乡。回到老家后,李双桃入了党,当上了村支书,这一当便是30余年。担任村支书期间,他带领村民修路整地,为村里修建学校,受到村民拥戴。
付出必然会有回报。如今,作为一名在乡复员军人,77岁的李双桃每年都享受着政府发给的的补助费。“现在的政策好,政府发给我们的补助金逐年上涨,使我过上了老来有养的生活,不愁吃,不愁穿的,感觉很幸福呀。”提到政府对在乡复员军人的补助政策,李双桃脸上写满了开心。
时光荏苒,岁月如歌。闲着的时候,李双桃偶尔会回忆年轻时的日子,回想经历过的岁月,以此慰藉心灵,增添乐趣。采访结束时,李双桃老人告诉笔者,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部队,奉献给党和人民,他今生无悔。
来源:神木报